字体:打印

蒋开儒:抒写春天故事的人

发布时间:2021-01-05 信息来源:深圳市档案馆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

http://wx.szdag.gov.cn/attachment/2020/sz40_024.mp3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怀抱着对特区的憧憬,57岁的蒋开儒来到深圳,饱蘸激情地写下这首中国改革开放代表歌曲《春天的故事》。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85岁的蒋开儒把当年创作的歌曲手稿的复印件捐给了深圳市档案馆。

  谈及当年来深的生活感受和创作细节,蒋开儒依然历历在目。1992年,蒋开儒在黑龙江省穆棱县担任县政协副主席。偶然的一天,他在《人民日报》看到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读完后激动不已,他当即决定要南下深圳。5月13号,他从哈尔滨坐火车到了深圳,并在一家公司谋到了一份文职工作。

  来到深圳的第15天,老伴发来一封信,问特区人什么样?蒋开儒在信中是回复道:不讲谦虚讲自信,不排辈分排股份,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惜汗水惜光阴,光阴就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短短半个月,火热建设中的深圳给蒋开儒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冲击。蒋开儒决定为特区写一首歌。1992年12月16日,《春天的故事》的歌词一气呵成,第二天蒋开儒就把它寄给了《深圳特区报》。

  一开始蒋开儒没有抱太大的期望。1993年1月7日,他和往常一样上班,走到门口,保安给他一份报纸。蒋开儒打开一看,眼泪就下来了,《春天的故事》发表了。

  歌词发表以后,蒋开儒就去找同在一家公司任职的作曲家王佑贵谱曲。1994年5月25日,两人创作完成了歌曲《春天的故事》。后来,这首歌登上了199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传遍了大江南北……

  之后,他被调入到罗湖区文化局和罗湖区文联工作。28年来,他笔耕不辍,思绪和灵感始终与特区发展、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成为一位抒写春天故事的人。

W020201230627237317125.jpg W020201230627237465009.png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564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