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中国首家外资银行分行 开启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
http://wx.szdag.gov.cn/attachment/2020/sz40_031.mp3
1982年1月9日,在罗湖华侨旅行社一个简陋的平房里,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成立了。她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
当时,中国的现代金融体制尚未健全:“大一统”的银行业体系刚刚松动,农行、中行、建行分别垄断农村、外汇、基本建设等领域;金融法律更是一片空白,中国第一部“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直到1986年1月才颁布。而从城市软硬件来看,深圳当时还是个荒凉的边陲小城,水、电、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无从谈起,就连深圳经济特区政府也还在组建中。
南洋商业银行的开创者——著名爱国华侨和银行家庄世平表示,之所以主动要求在特区办银行,就是要打消外商对内地改革开放的顾虑,为特区吸引外资服务。组建分行的负责人后来回忆,为了找到适合的办公地点,他们跑遍深圳大街小巷,最后租用了华侨旅社门口近100平方米的临街店铺才总算开业。从香港过来上班的员工甚至还要自己从香港扛大米、油盐等日用品。
在南洋商业银行的引荐下,一批著名的华侨及港商开始进入内地投资,包括特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冠印染;泰国知名实业家郑亮荫在蛇口投资了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总投资8000万美元,是当时投资金额最大的合资企业。次年,南洋商业银行蛇口分行成立。1985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大厦在罗湖口岸边破土动工。在南洋商业银行的示范和带动下,外资银行纷纷走过罗湖桥。
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成立后,开创了几个国内第一:发行国内首张信用卡,促进了国内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竖起了国内首台ATM机;首次为购买内地住房的人提供分期付款服务,为境外人士和企业提供外销商品房按揭贷款,为我国后来的住房商品化改革提供了直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