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周穆:史载深圳最早的盐官

发布时间:2013-12-09 信息来源:市档案局 浏览次数: -

  深圳市宝安区的沙井,古称归德,自汉以来就是产盐之地。最早见之文献的是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该志记载:“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全国实行盐铁专卖,南头设盐官。”又载“东莞县有静(应为靖)康、大宁(今虎门)、东莞(今南头)三盐场,海南(今香港大屿山)、黄田、归德三盐栅。”这就是说,在宋元丰年间(1078—1085)就有“归德盐栅”,后“盐栅”扩大为“归德盐场”。

  南宋时,广东有十三盐场。清康熙《新安县志》载:“盐场在县境内者,旧有四场:曰东莞(今深圳南头)、曰归德(今深圳沙井)、曰黄田(今香港屯门)、曰官富(今香港九龙)。”

  周穆,是历史见载深圳最早的盐官之一。关于周穆,他在深圳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事。清嘉庆《新安县志•胜迹略》载:“龙津石塔,在邑之三都沙井村河边,宋嘉定间盐大使建石桥于沙井之东北,桥成之日波涛汹涌,若有蛟龙奋跃之状,故立塔于此镇之”。即是说宋嘉定年间(1208-1224)归德盐场大使建成龙津石桥时,桥下的龙津河波涛汹涌,犹如猛龙肆虐,于是筑塔镇之。又据明崇祯《东莞县志》载,龙津塔是宋盐官承节郎周穆建。承节郎乃宋武臣的官阶。史料显示曾任宋代深圳盐官的还有4位:陈康适,随父自南雄珠玑巷迁东莞归德盐场,任盐场官,后往归善县(今惠阳县)盐场赴任;赵时镇,任职黄田盐场,与下沙村黄默堂的女婿绽纬同事,与黄默堂的儿子友善,咸淳十年(1274)曾撰《默堂妣谢安人墓志》。

  周穆的行实已难考证,但他留下的石桥、石塔则是深圳历史最悠久的文物之一。据考,南宋设盐政管理机构之一的“归德场盐课司”,衙署在今沙井街道衙边村附近。龙津桥与龙津石塔,离衙边村不远,即在沙四村桥东五巷。龙津桥的桥石至今仍有保留。龙津石塔则保留完整,当地百姓称之为“花塔公”,高约2米,分塔基、塔身、塔顶等部分。此塔虽几经重修,但塔石乃为初建时所用,其中有块宝心塔石,正面为半身浮雕佛像,神态慈祥又逼真,两侧的浮雕各为双掌合十与手执宝剑,图案下刻经文梵语,部分字迹不清,背面刻有:“嘉定庚辰吉夏立石”。“嘉定庚辰”,即“嘉定十三年”(1220),距今793年历史,实为目前深圳市所见最古老的石塔建筑。石塔构件用红砂岩雕刻而成,采用圆刀法雕凿。塔座正方形,长、宽均为0.56米,高0.29米。须弥座四转角刻作莲节柱,中刻宝相花万字,具有写意风格。塔身为正方形,长宽均为0.44米,高0.6米,无角柱,正面有弧形佛龛,龛内浮雕半身佛像,螺髻,长圆形脸,突眼,高鼻,小口,双耳垂肩,平胸细腹,身披袈裟,一手平放,一手屈指举于胸前,神态慈祥逼真,其手势是“捏二伸三”,为宋代造像的风格。塔身左右两面各有一弧形龛:左龛的上部有“双手合十”,即合掌手印图像,下有阴刻楷书四行十二字的经文。右龛的上部浮雕一只手,手提宝剑,称宝剑手,即“仗剑除妖”,下刻阴文四行十六字经文。虽年久风化,经文字迹不清,但依稀可辨。葫芦形塔顶和塔身等保存尚好。这座古塔,是宋归德盐场大使承节郎周穆任职归德场的历史见证。1984年,当地群众在原塔基前重建塔座,维修好石塔。2000年沙井镇政府将龙津石塔列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宝安区人民政府又将其列为区级文保单位。

  元代以后,盐场以所为单位,设司令(从七品)、司丞、管勾各1员。明初盐官称提领,后改称大使(正八品),另有攒典1名,各盐栅设栅长1名。明代的归德盐场,尚管辖13社,后增设3社,共包括新桥、大步涌、冈头、涌口、附场、大田、信堡、后亭、涌头、仁堡、义堡、礼堡、智堡、鼎堡、永新、伏涌等16社。清代,盐场因税重和走私严重而逐渐衰落。新安县从沙井至大鹏的盐场遭到毁灭性打击,是在清顺治十八年(1661)开始的“迁海”事件。在长达8年的朝廷海禁高压下,盐民远走他乡,死者过半,村庄破败,盐田荒废。乾隆三年(1738),因东莞县的靖康场产盐日少,又将靖康场归并新安县的归德场兼理,归德场遂改名“归靖场”。乾隆五十四年(1789),经两广总督福康安奏准,位于珠江口的香山、归靖、东莞等三个场全部裁撤,盐田池漏拆毁殆尽,悉数改作稻田。至此,800年前周穆所经营过的归德盐场,几经兴衰,风光不再;唯有古老的龙津石桥和石塔,还在向世人印证这段沧桑的历史。( 彭全民 廖虹雷)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安备案44030402001162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