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钟水养:深圳首位举旗反清的华侨义士

发布时间:2014-04-17 信息来源:市档案局 浏览次数: -

 

W020200828424604004003.jpg

 钟水养故乡--今龙华新区浪街道横朗旧村

   清末,新安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其中较著名的有庚子三洲田起义前夕的洪门组织“龙华乌石岗反清起义”。受香港洪门总龙头陈少白的委任,义军首领钟水养为龙头将军、黄远香为副将军、陈义为军师,在新安县龙华的乌石岗发动了反清起义,轰动一时。

  《宝安县志•人物》载:钟水养(1864-1901年),字国柱,南宋镇蛮大将军钟天柱第23世裔孙,龙华横朗村(今龙华新区大浪街道横朗社区)人。钟水养自小读过几年经书,参加本村“麒麟团”练得一身武拳,精通刀枪棍棒,是当地洪门会党有名的“洪棍”头领。

  黄远香,又名黄福,龙华早禾坑村(今龙华新区大浪街道)人,从小习武,长得高大魁梧,面黑而麻,早年经钟水养介绍加入洪门会党,是个武艺高强的洪门志士。后来他漂洋过海,侨居北婆罗洲的山打根。陈义,又名陈伟成(1859-1940年),观澜马坜村(今龙华新区观澜街道马坜社区)人,读过几年书,为钟水养结拜兄弟。

  清光绪十一年(1885),钟水养接到檀香山洪门会党首领彭福来信,邀他去檀埠打理会务,并附50洋银路费。彭福早年受钟水养的资助而去了檀香山。一月后,陈义被财主逼债,父母双亡,着急离开观澜。钟水养与陈义,拜别乡亲父老,步行至梅林坳,过深圳河抵香港。陈义在香港找到去巴拿马开运河、修铁路的工作,成为契约华工;3年签约期满后,在牙买加新占士县府满地果俾埠经商。钟水养则坐船抵达檀香山,被彭福安排在洪门会馆担任书记员。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到处演讲和宣传革命,1895年回广州发动起义,走漏消息被朝廷追缉,再赴檀香山孙眉兄弟家避居。同年圣诞节,孙中山到洪门会馆作演讲,彭福和钟水养受很大影响,加入了兴中会。后陈义到檀香山也加入了兴中会。黄远香在南洋打工合约期满,约钟水养回国联合各地会党反清举义。

  1896年初,钟水养带着妻子潘氏和陈义离开檀埠,在香港与黄远香会合。陈少白当面向钟水养、黄远香和陈义做出洪门举义军领导的任命。钟水养把檀香山彭福捐赠起义的5000洋元,加上自己积畜的1万洋元,在香港秘密购买武器。

  钟水养回到阳台山,被推举为新安洪门会长,很快聚集了一支反清武装队伍,其中观澜1300人、龙华900人、石岩800多人,成立3路大队,分别由何松、邓俭、池来担任大队长。香港买回的枪支弹药和筹集的火砲土铳、大刀长矛一并发下去。

  龙华地处新安、东莞、惠阳三县交界,进可打广州、惠州、汕头,退可隐于香港。起义地点定在龙华墟牛地埔村的乌石岗。光绪二十四年(1898)农历十一月初三,新安洪门会党和东莞、惠州各地起义军赶来誓师,义军臂缠红布,头扎红巾,手持武器,威风凛凛。会场上设洪门祖师神位,齐呼“反清灭洋”“洪门必胜”口号,并随即将前些天暗中抓捕的作恶多端的清廷命官、走狗及杀害过洪门人士的恶棍,当场处决祭旗。

  钟水养揭竿起义的消息,震撼周边州县。南头城县令向两广总督寿德告急。清廷大为震惊,忙派广东水师提督何长清带数千官兵镇压,陆路提督邓万林则对付广东各地策应的义军。

  钟水养和黄远香、陈义做好迎战布署,在梅林坳伏击了一支清军,击毙数十人,缴获枪支物资一批。何长清见先头部队被歼,不明义军底细,停停走走个把月,到了阳台山黄榄迳,又被钟水养的伏兵点燃山草,前后夹攻,烧得何长清率残部狼狈往大水坑突围。义军获胜,俘敌百余人,缴长枪、弹丸无数及战马30匹。

  钟水养接着在观澜白花洞的庙仔,跟虎门来的两千清军开战。义军大胜,缴长枪千余支、子弹30万发。香港《中国日报》作出报道,香港兴中会总部派员向义军祝贺。

  何长清为雪多次战败耻辱,率部偷袭横朗村钟水养祖屋。正在休息的钟水养,急忙带着“番婆”潘氏骑马逃走,不料潘氏中弹身亡。钟水养逃脱后,速去观澜和陈义潜往香港,告别陈少白和郑仕良,回到各自的侨居地。黄远香家属在早禾坑,潜伏下来继续领导洪门组织。1900年,根据孙中山指示,黄远香配合郑士良在三洲田举行起义,黄远香担任义军统帅之职。起义失败后,黄远香潜到新加坡牛车水悬壶行医,在新加坡、吉隆坡创立“中和堂”,堂会上高挂青天白日的革命军旗,1903年这位反清志士在新加坡逝世。

  陈义回到牙买加,组建了洪门致公堂。1914年创建“陈义行”。1930年任洪门会长、中华会馆总理。同年回乡祭祖,在家乡建有炮楼院。抗战时积极捐款抗日,1940病逝香港。

  钟水养回到檀香山,继续宣传革命,支持家乡的反清斗争,直至1901年病逝。钟水养领导的乌石岗反清起义,大大地加强了洪门的组织联络,提高了会党的威信,为庚子年孙中山领导的三洲田起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7年,钟水养后人遵照遗愿,把骨骸从檀香山运回龙华,同潘氏合葬在横朗赖屋山村的坳头山上。墓碑上刻“清显考国柱钟太公 妣潘氏二位同墓”,实现了老华侨落叶归根的夙愿。(廖虹雷  彭全民)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安备案44030402001162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