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江瑞英父子:深圳著名的侨领家族

发布时间:2014-06-26 信息来源:市档案局 浏览次数: -

  江氏,是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据唐林宝《元和姓纂》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伯益第三子恩成,西周初期,建立江国,其地在今河南正阳县南。江氏在江西都昌的一支,宋末出了个右相江万里,为救襄樊,得罪贾似道而归隐故里;后元兵至,赴水殉难。宋亡后,江万里后裔的一支辗转迁徙到观澜田背村。

  据宝安文史丛书周肇仁的《宝安华侨往事》等书记述,约于清康熙年间,江姓族人迁在观澜墟田背立村至今已十一传,有300年历史。至第六代出了个秀才,在祠堂开办私塾,江瑞英就是他的学生。江瑞英,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少时,性格温淳,聪明好学,连走路都背诵诗文。20岁时,赴广州考试,未获而归。后往西乡经营典当生意,几年间发了点财,回村建了一座“田背桥”,大得民心。数年后赴港经商,接管了光绪十年(1884)创建的“维安祥金山庄”。江瑞英利用这个商铺,热诚接待旅居海外的华侨乡亲,提供往返栖宿饮食,深得客属侨胞信赖。宝安华侨一贯喜欢寄钱回乡建房屋碉楼,外汇源源不断汇入他的钱庄。随着生意扩大,他在深水埗长沙湾道开了一间“通昌押”。接着,又在九龙城建有6层高的楼房五、六座出售,做起房产买卖。赚了钱,江瑞英在家乡观澜墟旁边,建起仲岗新村,包括古堡式碉楼、房屋和私祠等建筑物。

  江瑞英是香港知名人士,曾任香港东华三院总理,与祖籍平湖的刘铸伯创建了华商公局(后改称香港中华总商会),对沟通香港与内地贸易卓有贡献。1921年江瑞英与赖际熙等发起筹建香港崇正总会,担任崇正总会会董和建设部主任,后任崇正总会会长、崇正学校校长,接待过郭沫若、朱汝桢等社会名流。1937年10月,日军登陆大亚湾,东莞宝安数十万难民涌入香港。江瑞英以东华三院慈善会出面,发动香港名人捐款,并致电美国旧金山华侨及各国华侨团体捐款捐物。不到10天,募得“旧金山大米”数十吨和大批衣物,由崇正总会发放给难民。香港沦陷,江瑞英举家回观澜避难。1946年去世,享年74岁。他一生“疾病相救助,灾难相扶持”的慈善情怀和爱国爱乡之举,深刻影响后辈。

  江瑞英除自己是侨领外,还有三个儿子均成为侨领。第一个是江绍淹,生于民国三年(1914),承父业经营维安祥金山庄,并任华大贸易公司董事长。江绍淹热心香港社会,长期担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会董、香港崇正总会常务理事, 兼任崇正义学校监和义务校长。江绍淹在香港还创办香港中区街坊福利促进会,担任副理事长、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深埗街坊福利会事务促进会常务理事、文教部主任,香港东莞工商总会值理,宝安商会永远名誉会董。上世纪50年代始,他积极支持家乡建设,被选为第一、二届宝安县政协委员,1990年还担任“深宝政协之友联谊会”名誉副会长。

  第二个是江绍伦,年幼时在家乡观澜松元厦村华侨办的振能中学读书,后移居海外攻读,获博士学位。他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授,长期致力于加拿大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不少人才,在当地华侨有很高威望。他在加拿大安省担任“多元文化咨询委员会”主席。祖国改革开放,便常回国讲学交流,曾为蛇口工业区、深圳华侨城建设出谋献策。江绍伦还任过香港崇正总会会长、代理香港岭南学院院长。

  第三个是江绍经,在家乡振能学校读完中学后,移居海外深造,获博士学位。他侨居加拿大40多年,在侨界享有崇高威信。担任过许多华侨社团重要职务,至今仍为全球客属崇正总会副执行长,全加华人联合总会理事、多伦多华会创会会长,加拿大安省惠东安会馆永远名誉会长、理事长等,为当地社会和加拿大华侨工作至古稀之年,被誉为“社工精英”。获加拿大政府多项奖励,主要有加拿大总督颁发的“新中国成立125周年纪念勋章”、加拿大安省“长期义工奖”、多伦多“1998年杰出华人成就奖”等。

  江绍经的成功,离不开妻子江新华的支持。江新华拥有渥太华大学文学学士、教育学士、图书学士等文凭。在加拿大,长期热心服务社团、服务大众、服务华侨。她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图书馆馆士、皇后大学图书馆馆士,是中加学术交流协会的创会委员兼董事,曾获“加拿大优异公民奖”。

  江瑞英在商界,成功经营百年老字号“维安祥金山庄”;在侨界,名声远播;在家里,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子女、华侨精英。江瑞英父子爱国爱乡,服务侨胞港胞,是深圳著名的侨领家族。 ( 彭全民  廖虹雷)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安备案44030402001162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