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淦池:宝安沙井蚝业的带头人
陈淦池(1924—1998),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井四村人。根据宝安地方史专家程建《千年传奇沙井蚝》一书的记述,陈淦池,出身于贫苦蚝工,初小文化,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淦池出生地沙井,古称归德,乃产盐、产蚝之场埠,北宋诗人梅尧臣一首《食蚝》五言诗,道出归德种蚝、食蚝之风情。沙井千年以来就是著名的蚝乡。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采集沙井一带蚝女吟唱的打蚝歌:“一岁蚝田两种蚝,蚝田片片在波涛”,唱出蚝民江海之上打蚝劳作之艰辛。1949年前,一直是私人分散经营养蚝业,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蚝民有了自己经营的蚝田,但仍然是个体经营单干。
1953年初,养了几十年蚝的陈淦池看到不少蚝民有蚝田却无蚝船,照样难以发展养蚝的情况,很快接受了走社会主义集体道路的思想,于是在当年底带头组织起沙井第一个互助合作组。当时有陈淦池、陈惠池、陈淦槐、陈永锦、陈纳允、陈东财、陈灿勤、陈榜佳等九户蚝业人家参加这个互助组。互助组实行互助合作经营方式,蚝船共同使用,解决了无船者出海养蚝的运输工具问题,各种蚝具也互相调剂使用,发挥了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协作作用,推动了生产发展。其他蚝户接着纷纷效法,组建了多个蚝业互助组。
沙井蚝民向宝安县政府申请在南头后海增放石头养蚝获准,从此沙井蚝走向深海发展的道路。随着蚝田的不断扩充,养蚝附着器出现短缺,时任互助组长的陈淦池只身来到荒无人烟的小铲岛,搭上几大块稻草当作住处,捡蚝壳、凿岩石,独自一干就是几个月,人们敬称他为“陈天胆”。1954年至1955年,由于养殖面积扩大,又进行蚝田改造,技术革新,合理放养,劳力调配得当,加上风调雨顺,蚝业连获丰收。
1956年,宝安县政府根据中央关于在全国组织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指示精神,指派水产科邓彦章带领工作组,到沙井蚝村调查摸底做工作,将沙三、沙四村的三个互助组合并成立了沙井蚝业的第一个初级生产合作社,社长陈淦池。蚝民称之为“老社”。随后,沙一村也跟着成立了一个蚝业初级生产合作社,蚝民称之为“二社”,社长陈造崧。初级社实行各蚝户蚝民将自家的蚝业重要生产工具计价作入股登记,不兑现金,将其作为集体公共财产,由合作社统一安排使用。这样,合作社可以对蚝船等重要生产工具实行统一调配使用,大大发挥了主要生产工具和蚝民劳动者的潜能,促进生产发展。沙井蚝业合作社被国家评为“模范合作社”。
1956年底,沙井将两个蚝业初级社合并,成立了沙井蚝业高级生产合作社,社长陈淦池、副社长陈惠池、陈贺苓,社委有陈灿森、冼吐霞、陈福林、陈灿兴、陈满棠、陈敬欢等,社址设在沙一村英乐社旧址。蚝业高级合作社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发挥了蚝业生产工具优势作用,调动了蚝民养蚝积极性,蚝业生产迅速发展。当年年产鲜蚝近7万担,出口3千多担,蚝田达2万多亩,大小蚝船280多只,蚝业经济量为历史最高。
1957年2月16日,沙井蚝业高级生产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集体单位”。2月22日,社主任陈淦池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大会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包括陈淦池在内的全国劳模代表,并合影留念。当年沙井蚝社有蚝民1073户,4135人,年产鲜蚝89712担,出口5384担,又创新高。沙井蚝业加工厂建成投产,生产生晒蚝、熟蚝、罐头蚝豉、蚝油等产品,后改为宝安县沙井蚝厂,蚝产品全部由国家水产公司收购出口创汇。在此期间,苏联、日本、越南等国水产专家纷纷前来沙井考察养蚝。沙井蚝业社也曾派人到辽宁、海南、湛江、新会等地传授养蚝技术。
1958年12月,沙井蚝业生产合作社获周恩来署名的国务院奖状,上书“奖给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广东省宝安县沙井蚝业生产合作社”,这是沙井蚝历史上的最高荣誉,这与陈淦池社长的努力分不开。同年,超美人民公社成立,沙井蚝高级合作社改名为沙井蚝业大队。
1959年4月,沙井蚝业大队划归西海(蛇口水产)公社,陈淦池升任公社党委副书记,沙井蚝业队开辟棚头、姑婆角(一、二村)、小铲、赤湾 (三、四村)等新地域,开始建立打石基地,采用 “蚝忙以蚝为主,蚝闲集中爆石”的方法,以石头养蚝为主。同年陈淦池转为国家干部。
1961年,陈淦池调任南头水产站站长,当选宝安县四届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1964年任蛇口水产站站长,1967年任宝安县海肥厂厂长,1971年复调南头水产站站长,从事宝安的水产品和蚝产品经营与研发工作,至1984年退休。(彭全民 廖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