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深圳”地名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2-12-09 信息来源:深圳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 -

  “圳”的繁体字为“甽 ”,指田间的水沟。“深圳”则因村庄周围水泽密布,田间有一条深水沟(即深圳河)而得名。

  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发现的咸头岭遗址,证明了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就已踏足深圳这片土地。虽然那时还未出现“深圳”一名,但深圳地区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遗存。

  查阅文献,清康熙版《新安县志》中记载:“康熙七年,新安沿边奉设墩台二十一座……深圳墩台,一座……”,这是古籍中第一次出现“深圳”这一名称。

  那么,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最早记载深圳地名的档案是哪一份呢?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代宫廷档案中,有一份清代咸丰年间的奏疏,其仿真件现藏于深圳市档案馆,我们可以从这份档案里找到答案。

图片1.png

  叶名琛题为广东督粮道王增谦等疏防新安县属深圳墟贡生刘达源药材店被劫事(局部)(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这份长达400厘米的档案名为“叶名琛题为广东督粮道王增谦等疏防新安县属深圳墟贡生刘达源药材店被劫事”,记载了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正月三十日,深圳墟一家药材杂货店被打劫的案件。这份奏疏事无巨细地记述了该案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具体经过,以及地方“营员”对案发现场的勘验,对银物丢失情况和人员受伤情况的排查,并经过层层传递,由地方上奏至朝廷。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档案共提及了7次“深圳墟”。“墟”(集市)是由清政府设立的一个个墩台发展而来的,新安县的“墟”中以深圳墟(今东门老街)最为繁华。

  1911年,随着广九铁路开通,坐落于今东门老街一带的深圳墟火车站成为连接内陆与香港的交通枢纽。1931年,政府设立了深圳镇。1949年10月19日,深圳镇人民政府在东门(深圳墟)成立。1953年,因深圳镇交通便利、人口兴旺,宝安县政府由南头迁至深圳镇(今罗湖区桂园街道蔡屋围一带)。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从此以后,深圳市不只是一个新的名称、新的建制,更是被赋予了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重任。


其他语种请点击http://www.sz.gov.cn/szstory/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564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