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深圳故事|特区管理线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4 信息来源:深圳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 -

  对深圳人来说,“二线关”或许是一道年代的分水岭——它既是“老深圳”们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也是“新深圳”们仅略有耳闻甚至闻所未闻的存在。“二线关”其实是一条特区管理线,正是这条管理线,将特区分成了特区内和特区外,也就是俗称的关内和关外。

  那么,这条特区管理线的建设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1981年召开的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提出,深圳经济特区要尽快建立特区与非特区的分界线。

  1982年2月,深圳市二线建设指挥部成立。同年6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广东深圳市经济特区二线设防和管理方案意见的报告》,确定特区二线以“全线设防(不以天然屏障作为防线),严密控制,综合管理”为原则。

  6月,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工程动工兴建。工程设防初步设计共分为85个单项工程,主要在进出特区与内地之间的背仔角、盐田、沙湾、布吉、白芒、南头6个公路口设置联检站,在姑婆角、大梅沙建造两个海上公安检查站,沿特区分界线内侧山脚,东起背仔角,西至南头安乐村海边修筑巡逻线,并在沿线架设铁丝网,铺设照明线、供电和通讯线路等。

  1984年,工人们架设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图片由罗湖区档案馆提供)

  1984年7月,特区管理线基本建成,并自8月1日起试行管理。1985年3月13日,特区管理线建设工程经国家验收委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1986年4月1日,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特区管理线正式启用,管理线全长为84.6公里,沿线设有17个检查站和23个耕作口。1992年至1993年,特区管理线更新、增建了隔离线8公里铁丝网(线网改为钢板网)及15公里网体基础墙。


  其他语种请点击http://www.sz.gov.cn/szstory/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564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