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故事|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
发布时间:2022-12-23
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 -
在深圳市档案馆,珍藏着我国近代著名爱国人士邹韬奋赠给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同志的一份题词(复制件),“保卫祖国 为民先锋”。这8个大字铿锵有力,带领人们走进东江抗日游击队营救800多位文化界知名人士与爱国民主人士的革命历史。
邹韬奋为曾生题词:“保卫祖国 爲民先锋。”(原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尤其是皖南事变后,一批文化人士与爱国民主人士聚集香港,积极兴办《华南报》《大众生活》等报刊杂志,推进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12月8日,日军入侵新界、九龙。12月25日香港沦陷,日军开始大肆搜捕爱国民主人士,限令这批“抗日分子”立即前往“大日本报导部”,否则“格杀勿论”。
为保证滞港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安全撤离,在东江抗日游击队的护送下,营救行动分东西两条交通线展开,东线从九龙乘船渡过大鹏湾登陆宝安沙鱼涌;西线自新界元朗、落马洲穿越深圳河在宝安赤尾村登陆,再翻过梅林坳抵达白石龙接待站。后续转送计划中,这批文化人士由东江游击区陆续撤往大后方。
此次大营救自1942年元旦开始,历经6个多月时间,成功营救邹韬奋、茅盾、梁漱溟、何香凝等800余名爱国民主人士与文化界知名人士,为新中国建设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