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故事|深圳坐标原点——上海宾馆
20世纪80年代末,从罗湖的蔡屋围向西望去,仅有一座最高的建筑,再往西则是一片荒芜,夜幕降临时一片黢黑。这座建筑就是当时深圳城郊分野的临界点,也是深圳坐标原点——上海宾馆。
上海宾馆位于深南中路3032号,始建于1983年,1985年10月28日开业,由中航深圳工贸中心、香港兴业公司、上海石化金山宾馆三家企业合办。为什么地属于深圳,却名为“上海宾馆”?这是因为它原名为“航空宾馆”,从负责人到员工也全部来自上海,有着浓厚的海派风格。
上海宾馆有着白色的哥特式穹顶、蓝色的玻璃外墙。这座仅12层楼,洋溢着上海滩风格的建筑,在如今高楼林立的深南大道上,已经不太起眼了,但在老一辈深圳人心中,上海宾馆却有着特殊的意义。改革开放之初,许多建设者来深奋斗,上海宾馆极具特色的海派风情,不仅让上海朋友有了情感寄托,也吸引了很多深圳本地人和外地人。
上海宾馆之所以被称为“坐标原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来深或返乡的必经之地,它是深圳人家喻户晓的地标建筑,是人们往返深圳的集合点,也是在市中心的落脚点。
如此特殊的上海宾馆,在2005年获得了一项殊荣。通过市民投票,它被评为“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之一,颁奖辞是:“很多年了,一座一座的高楼,在她身边崛起……她曾是20年前深圳的地标……翻检着历史,守望着回忆。”
20世纪,上海宾馆的西边是一片稻田。而如今,深圳确定将上海宾馆以西的中心公园及市民南广场,划出约95亩土地,重新开垦为耕地使用,全力推进“都市农业”建设。已有37年历史的上海宾馆,将屹立在深南大道,继续守望着特区的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