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故事|内地首家台资企业“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3-01-06
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 -
1983年,大陆第一家台资企业——深圳华侨家私有限公司在深圳营业。它开启了台资企业在深圳的发展历程,从侧面反映出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勇气与决心。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根据特区性质和发展实际情况,深圳市委市政府采用了“外引内联”(引进外资,内部经济联合)的方式来发展国民经济。1982年11月,深圳市政府批复同意沙河华侨企业公司和香港仙妮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书,将原先以来料加工方式兴建的“深圳华侨傢(家)俬(私)制造厂”,改为合资经营的“深圳华侨傢(家)俬(私)有限公司”。这样一来,内地第一家台企正式落户深圳。
深圳华侨家私有限公司的批准证书
随后,台资企业在深圳逐渐发展壮大。档案资料显示,深圳台资企业已成为推动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1989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已有台资企业151家,建成投产的有108家,协议投资总额1.912亿美元,其中台资1.3629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71.2%。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台商投资深圳的趋势逐渐向大规模、长期限、多行业、广区域、精工艺、严管理、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台企的迅猛发展,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成果。资金、技术、设备与信息的引进,起到了支援特区经济建设的作用,也带动了两岸文化、体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缓和,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