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深圳故事|东湖丽苑风波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3-01-11 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 -

  东湖丽苑的建设是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前做出的大胆尝试,在当时引起了风波。

  面对东湖丽苑以及特区建设初期存在的其他非议,起初,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秉承“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做了再说”的态度,以期用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就回应各种质疑的声音,然而,经济特区建设越是深入开展,越要求从学理层面,驳斥此种杂音,为特区发展正名。1982年6月7-14日,在深圳市召开了广东省第一次经济特区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就我国试办经济特区的性质、目的、意义、特区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特区的立法与精神文明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理论探讨,较为系统的驳斥了“特区租界论”等错误观点,为经济特区经验的初步总结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2年9月25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广东省委、省政府并党中央、国务院递交了《深圳经济特区试办情况的总结报告》,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成果,有力地回应了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诘难之声。同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该报告的基础上,向中央上报了《关于试办经济特区的初步总结》,获得了中央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1982年9月25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广东省委、省政府并党中央、国务院递交了《深圳经济特区试办情况的总结报告》。

  得到中央的肯定后,深圳开始了出让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收取“土地使用费”、土地“拍卖”的有益探索,也揭开了中国内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原来“禁止出租土地”的条款删去,并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从此合法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其他语种请点击http://www.sz.gov.cn/szstory/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564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