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深圳故事|见证改革开放浪潮的“窗口”:罗湖口岸

发布时间:2023-01-14 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 -

  作为深圳市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陆路口岸,罗湖口岸以一座双层人行天桥与一座铁路桥连通深港,见证着改革开放浪潮下深圳河两岸的蓬勃发展。

  罗湖口岸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罗湖铁路桥。因地处界河,又位于港、粤两段铁路的合拢处,1910年,詹天佑主持督建了罗湖铁路桥。1911年8月14日,广九铁路通车,罗湖铁路桥沟通了广九铁路这条大动脉,使得口岸来往人口大量增加。

  1911年8月14日,广九铁路通车仪式现场

  1950年7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罗湖口岸正式定名并开放通行,从此,罗湖口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门”。作为改革开放以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罗湖口岸在过境贸易、旅游服务等领域发挥着关键影响力。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九龙海关更名为深圳海关,罗湖口岸由此转为“一国两制”的前沿阵地。

  新的时代机遇为口岸通关能力带来了升级挑战,2002年罗湖口岸进行了大规模场地改造,全面更新后的罗湖口岸日通过能力由上世纪80年代的20万人次提高至40万人次。2005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旅客自助查验系统投入使用,罗湖口岸自此进入了“互联互通”的电子化智能通关时代。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来,罗湖口岸承担着边境口岸“排头兵”的角色。目前,罗湖区正在规划建设以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为核心的“深港口岸经济带”,打造国际口岸枢纽门户,持续推动深港两地深度合作发展。罗湖口岸也即将迎来改造重建,由传统的“两地两检”模式转变为创新查验模式,提高深港双城通关效率,促进区域资源要素双向高效流动。


  其他语种请点击http://www.sz.gov.cn/szstory/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564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