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深圳故事|含着“改革”标签出生的大学——深圳大学

发布时间:2023-01-21 信息来源: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 -

  如今的深圳大学,已经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雄厚的办学实力。那么,深圳大学是如何建立的呢?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多数干部职工的文化知识、专业水平较低,深圳的专业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适应特区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当时深圳在文化教育方面较为薄弱,也没有一所专门的机构可以培养和产出特区需要的人才。如果能在深圳兴办一所综合性大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难题。

  对特区内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创办,深圳市委有坚定的决心。1983年,深圳市委领导对后来的深大校长罗征启说道:“我们决定即使贷款也要办教育……卖裤子也要把大学建起来……请你们给我们生产人才。”

  1985年5月,创立深圳大学的请求得到国务院批准后,在深圳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大力支持深圳大学的筹建工作。

  1985年7月,深圳大学开始招生,8月正式录取学生,9月27日,深圳大学如期开学,第一批本科生(200多名)开始上课。从获批创办到招生开课,深圳大学仅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

  深圳大学继承了国内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学风,又带着天然的改革创新基因,作为一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率先实行了交学费读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制度,不设助学金,设奖学金制度,教职工聘任制度、学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等,为改革开放以来内地零起点新办大学走出了新的路子。


  其他语种请点击http://www.sz.gov.cn/szstory/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564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