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故事|深圳:志愿者之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方面,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深圳是全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源地之一,创下“组建内地首支志愿者队伍”“设立内地首个法人志愿者组织——深圳市义工联”“在全国第一个系统化提出建设’志愿者之城’”等多项第一。
资料显示,1989年9月,深圳组建的内地首支志愿者队伍仅有19人,这19位深圳青年志愿者开通了一条主题为“关心,从聆听开始”的青少年服务热线电话,为来深青少年群体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陪伴等服务,迈出了中国内地志愿服务事业的第一步。2005年3月,深圳组织评选第一届“深圳市百名优秀志愿者”,随后在全国率先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入户政策;2007年5月,在全国率先设立深圳志愿服务领域最高奖项——“义工服务市长奖”。
2011年,深圳成功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后,积极推动筹办大运会成果和精神文明的制度化,以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把群众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指挥棒,让人人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以“志愿者之城”的定位让深圳的名字充满温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深圳的志愿者群体发挥了巨大作用,2022年,在深圳“青春战疫”行动中,累计28.9万名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立足一线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2万项,参与人次逾280万,服务时长逾1143万小时,打响了“战疫红”品牌,为多轮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深圳市档案馆志愿者前往社区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活动照片
从最初的19人,到如今的351余万人,深圳的志愿服务事业,随着这座城市一起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初,深圳注册志愿者数为351万余人,诠释了“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的全民同心共创文明城市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