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春节(一):龙生九子,个性大不同
写在前面:
那么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呢?
大年初一
“龙生九子”是传说中的说法,龙与不同种类的九种不同的雌性动物结合分别生下了下一代,这些龙子在外貌上结合了龙爸和“龙妈”所拥有的特征。龙其实并非有九子,“九”是虚数,阳数中“九”为最高,象征尊贵,比如帝王被称为“九五至尊”;“九”也象征数量的多与无穷,比如“九天之上”“九霄云外”。“龙生九子”象征龙繁衍兴旺,龙子众多,地位尊贵。
尽管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依然能找到“龙九子”的具体名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有多个版本。
《中国吉祥图说》的版本:
长子:囚牛(qiú niú)。龙与牛所生,其形为有麟角的黄色小龙,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囚牛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囚牛的雕像。
老二:睚眦(yá zì)。其母为豺狼,其形为豺身龙首,平生好斗喜杀。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睚眦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因此常被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也大量地被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者武器上,以显威严庄重。
三子:嘲风(cháo fēng)。其母为鸟,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角常以嘲风的形状作装饰,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四子:蒲牢(pú láo)。其母为蛤蟆,形似盘曲的龙,出名胆小,受惊后就大声吼叫。洪钟上的龙形兽钮就是蒲牢的形象,象征鸣声远扬。
五子:狻猊(suān ní)。其母为狮子,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狻猊的形象。
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其母为乌龟,形似龟有齿,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从古至今仍能看到很多石碑立在乌龟上的形象,象征长寿和吉祥,其实那是霸下而不是乌龟。
七子:狴犴(bì àn)。其母为老虎,形似虎,平生好讼,形象威风凛凛,急公好义,仗义执言,明辨是非,秉公而断。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肃静回避牌的上端都有狴犴的形象。
八子:负屃(fù xì)。其母青龙,身似龙,雅好斯文,常盘绕在石碑头顶。
九子:螭吻(chī wěn)。其母为鱼,又名鸱(chī)尾或鸱吻,口阔嗓粗而好吞,属水性,因而常作为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之寓意。[1]
关于“龙九子”的说法,有的版本中有饕餮、椒图,没有狻猊、负屃。
明代《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赑屃(bì xì),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chī wěn),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gōng fù),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ní),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bì àn)、睚眦(yázì)三个,称为“龙九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