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春节(二):龙,蟒、蚺、蛟,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有什么区别?
写在前面:
“龙”,作为文化图腾,拥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在“动物界”可以说是“国民团宠”。然而,关于龙还有很多冷知识有待解锁。比如,龙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龙到底有几个爪?龙和蟒、蚺、蛟是近亲吗?
龙年春节,一起来解锁“龙”的传说吧。
新春·龙行龘龘
龙是几时诞生的呢?
在考古界,目前发现到的我国最早的“龙”形象是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的玉龙,呈“C”字形,距今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在我国最初与龙相关的神话传说中,龙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而是常被作为神仙的代步工具,跟马的地位相差无几。比如颛顼(zhuān xū)“乘龙而至四海”、帝喾(kù)“春夏乘龙,秋冬乘马”。
到了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变得具体和完善,也开始有审美价值,常见的龙有四足、带爪,身上有鳞甲、长角,还有的还长了翅膀。
魏晋南北朝时期,龙的形象作为装饰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用器物等。宋人总结归纳了前代各式各样的龙的形象,并将其纳入艺术的轨道。
元代将龙纳入皇制,首次规定“五爪二角者”为龙,这是最尊贵的龙,由皇家独享。元世祖下令民间禁止销售纹龙的布料。元仁宗又下令,官员服装一律不许饰龙。[1]
(二)
龙和蟒、蚺( rán 、虺huī或huǐ ),蛟是近亲吗?
元代黄公绍所编古籍《古今韵会》曰:“蛟,龙属。无角曰蛟”。蛟与龙外形相近,最大的区别是有无触角。
蟒相别于一般常见的蛇,主要就是比一般蛇粗长。蟒没有特别出众能力。
蚺是水边生活的蛇的统称,蚺是卵胎生,蟒是卵生。
虺是一种毒蛇,传说是龙的幼年。
所以,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2]
民间也有不同的说法,“蛇五百年成蟒,蟒五百年成蚺,蚺五百年成蛟,蛟五百年成螭(chī),螭五百年成虬(qiú),虬五百年成应龙”。
蛇、蟒、蚺是在龙生长阶段中从小到大三种不同体型的蛇。在蛟的阶段,长有生鳞,还未“成龙”,但已具有一半的龙类体征,故而经常“蛟龙”并称,但它是“淡水动物”,生活在江河湖,尚未入海。
螭是真正的龙,长出了足,于海中生活。
虬拥有标志性的龙角,还会长出一双翅膀。[1]
(三)
龙到底有几个爪?
在龙的成型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不但外形差异明显,爪子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历来的龙就有三爪、四爪、五爪等不同的造型,有的爪“似鹰爪”,有的“似凤爪”,都参照了鸟类,而绝大部分鸟类都是四爪。
在历史记载及出土文物中,龙多是三爪,有时前两足为三爪,后两足为四爪。唐、宋、元时期的瓷器纹饰中最常见的均为三爪龙。
清代,民间、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以“龙袍”和“蟒袍”两种不同纹饰区分皇帝与下臣的服装,其实从外形上来看龙和蟒都是四足蛇类,是同一个物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