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打印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吗?

发布时间:2025-01-31 信息来源:深圳市档案馆 浏览次数: -

写在前面:

  过年期间,烟花、鞭炮、爆仗的燃放响声此起彼伏,共同组成新春佳节的交响曲。

  烟花、鞭炮、爆仗都由爆竹演变而来,那么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爆竹声中迎接新岁,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春节习俗。早在先秦时期,人们把竹子放在篝火里燃烧,竹子在燃烧过程中破裂,发出“哔哔剥剥”的声响,人们认为这种声响可以除秽辟邪,驱逐“年兽”,于是把燃烧爆竹当作消灾祈福的一种特定仪式。[1]

  曹魏时期,有道教徒在炼丹时将硝石、硫黄和木炭发生爆炸,于是就有人把这几种物质放进竹筒里点燃,爆仗(又称“炮仗”)由此诞生。后来又有人不用竹筒,改用纸将火药包裹起来,装上引线燃放,这种形式的鞭炮已经很接近如今常见的单个爆仗。宋代以后,人们将若干个爆仗串在一起,形成鞭炮。随着鞭炮制作技术提高,现代人又发明出了烟花,在天空呈现出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精美图形,受到人们的喜爱,嫁娶喜庆都喜欢以放烟花爆竹来助兴,氛围感拉满。[2]

  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渐趋密集,高楼建筑林立,燃放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不少地方受到禁止和约束,但人们仍可到指定的烟花售卖点购买烟花爆竹,以及到指定的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如此一来,既延续了传统民俗文化,又安全安心。

  参考来源

  [1] 《知识窗|爆竹、爆仗和烟花的由来》,封面新闻,2025-01-06,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510638687638557&wfr=spider&for=pc

  [2]《中国传统节日》,郑传寅文集,郑传寅,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见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5bafa40f4bfbfbedab6452e8f1a9e036afc37831b1a9?x-bce-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d2F0ZXIvYmFpa2UyNzI=,g_7,xp_45,yp_55/format,f_auto。

主办单位:深圳市档案馆 版权所有copyright@深圳市档案馆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14015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564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林丰路2号档案中心A座、C座 邮政编码:518049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