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档案局调研指导罗湖棚改档案工作
7月11日上午,市档案局副局长黄俊琳带领市档案局监督指导处、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处一行4人到罗湖区棚户区改造现场调研,先后考察了棚改档案过渡库房、棚改拆除现场,并在罗湖棚改现场指挥部观看了棚改规划和设计方案短片、听取了罗湖棚改和棚改档案工作情况汇报。罗湖棚改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区住建局局长许斌,罗湖棚改现场指挥部档案组、公安专项派驻组、规划建设组和天健棚改公司相关同志陪同调研。
据了解,罗湖棚改是市委、市政府决定改造的重大安全工程、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被业界称为“中国棚改第一难”,采用“政府主导+国企承接”的模式。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占地面积62.4万平方米,拆除面积约132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从2016年12月20日全面启动至今,6个多月的时间,棚改工作推进迅速,截至7月9日,正式签约户数占棚户区当事人户数的98.94%,搬离人数占棚户区居住人口的99.95%。
与此同时,罗湖棚改档案工作顺应罗湖棚改大势同步开展、进展顺利。截至7月9日,累计核对、接收、整理棚改政府文件材料4565份、当事人文件材料67706份,提供查询利用559次。主要做法:一是抓住基础,建章立制以规范档案管理。制定《罗湖棚改档案管理人员职责》、《罗湖棚改档案管理组岗位责任》、《罗湖棚改档案保密制度》、《罗湖棚改档案利用管理制度》、《罗湖棚改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罗湖棚改档案过渡库房负责人工作职责》、《罗湖棚改档案过渡库房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罗湖棚改档案过渡库房安保人员岗位职责》和《罗湖棚改档案库房安保方案》等9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方案。二是突出重点,梳理清单以明确归档范围。形成《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正式签约阶段文件归档清单》,明确了当事人信息资料件归档范围,并依据棚改文件实际,设置了“一户一档”和“整体存档”两种归档存档模式。形成《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文件资料归档清单》,明确了政府文件归档清单,并分阶段、分步骤收集整理。三是把牢环节,严格程序以确保档案安全。牢牢把住档案接收、归档、入库、利用等各环节,档案接收,严格对照文件交接单进行,对于存在问题的文件一律作退回处理;档案归档,对纸质档案归档的同时,还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档案入库,考虑到路程距离,全程派专人跟踪和盯防;档案利用,原则上不提供原件,以扫描件或电子件替代,特殊情况要用到原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执行。四是强化认识,提升标准以确保库房安全。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设计装修库房,做到物防、技防和人防三者结合。过渡库房一期采用防火一类等级;设置两道双层防盗门;采用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设置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并与物业联网;设置视频监控系统,使用15个摄像头全覆盖库房、办公和外围区域,并与现场指挥部监控中心联网;采用风冷式恒温恒湿空调系统;配备库房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实行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双重值守;公安部门对档案人员、安保人员进行政治审查;建立安保人员微信群,每2小时将值守情况拍照上传;协调派出所在库房外围设置巡查签到箱,每天巡逻戒备。
最后,黄俊琳副局长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罗湖棚改档案工作,认为领导高度重视、制度健全完善、人员配置合理和设施设备到位,特别是库房管理规范有序、规格很高,并就棚改下一步档案工作提出强化档案意识、注重档案收集、规范档案整理和保障档案安全四点针对性意见和建议。(陈畅/文,张钰婷/图)
黄俊琳副局长一行察看棚改档案
黄俊琳副局长一行与指挥部同志在棚改拆除现场